▲川普向中國商品開徵高額關稅,外媒分析北京當局檯面下談判內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自從美國川普政府針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並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升至145%後,北京當局始終維持強硬態度,稱對於美國關稅措施絕對「奉陪到底」,且絕不主動要求協商。不過,北京最近卻一改過往強硬姿態,宣布將於週末派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赴瑞士日內瓦,與美方展開高層經貿會談。
外媒分析,此舉顯示中國內部對美國關稅衝擊日益感到壓力,若不儘速與美國對話,恐導致更多企業倒閉、經濟進一步惡化,並在國際貿易談判中陷入被動。
《路透社》訪問十多名中美官員、知情人士與學者,揭露北京當局態度轉變的內幕。一名不具名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初宣布新一輪對等關稅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曾試圖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私下協商,但卻遭到美方以層級不符為由婉拒。
其實,川普曾多次要求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面和美國展開協商,但中方顧慮習近平若主動聯繫,將產生「向美低頭」印象,且擔憂出現類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遭川普戲謔的場面,因此最終未同意安排。
儘管如此,北京並未與美方完全斷絕聯繫。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中國駐美大使館近期與川普政府頻繁接觸,中國官員也於上月底在IMF活動期間與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John Bassent)會晤,為本次會談鋪路。
3名知悉北京內部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雖然中方官方言論仍高調強調「中國不會跪」,但在閉門會議中,高層官員對美國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深感焦慮。特別是在家具、玩具與紡織業等出口導向產業受創嚴重,不少企業因失去美國訂單陷入倒閉邊緣。野村控股更預估,中國恐將因貿易戰流失多達1600萬個工作機會。
此外,隨著越南、印度與日本等亞洲主要經濟體陸續與美國展開貿易協商,北京擔心若持續拖延談判,將進一步喪失戰略籌碼。因此,中方最終拍板由具有習近平親信背景的何立峰出席會談,顯示北京認真看待此次對話。
不過,也有中方官員坦言,北京對此次日內瓦會談不抱太高期待,主要目的在於釐清美方立場,尤其是川普反覆言論背後的真正政策方向。部分知情人士指出,中方可能提出購買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與農產品,作為緩解局勢的初步善意。
至於美方近期要求TikTok分拆在美業務、中國補貼政策等敏感議題,則預料不會列入本輪會談議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