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中美先協商「三大議題」 林承鐸:難度大!美方繼續施壓

▲▼中美貿易戰。(圖/CFP)

▲中美雙方經貿磋商機制常態化之後,真正「協商談判」硬戰即將開打。(圖/CFP)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美關稅戰終於迎來先轉折,接下來雙方經貿磋商機制常態化之後,兩國將經歷一場持久的經貿協商談判過程,首先有三大議題值得被關注。大陸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林承鐸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指出,關稅協商、產能過剩與政府補貼,以及解決非關稅障礙與技術標準對接,這三大議題預料是被優先解決的問題,難度很大,美方也可能繼續施壓。

在牽頭人方面,半個多月前李成鋼被任命為正部長級別的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則被免去貿易談判代表、副部長職務。大陸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林承鐸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也分析,李成鋼過去長期負責對美經貿談判與國際經濟規則對接,是經貿外交的實戰派,非常熟悉WTO、雙邊協定的談判技巧。「他火速上場,為新的談判機制奠定人事基礎。」

林承鐸進一步指出,從中方調整可看出,早就做好了分層談判的全套準備,高層定方向,副部級負責落地談判,各領域小組按議題展開技術磋商,形成主談人加專業小組的矩陣式架構,既能保持高層政治溝通,也能把技術細節做紮實。

未來中美雙方安排?林承鐸指出,美方目前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與財政部共同分工,財政部次長與USTR副代表等人或為李成鋼的對口層級。「雙方都刻意避免升高層級,而是讓專業官員來把架拆了,冷靜談,有利於穩住預期、維持市場信心。」

展望中美談判,林承鐸也以「短中期」還區分,共有三大議題會優先推進。他首先指出,關稅階梯設計與稅率回退時程,目前雙方只是暫停新增的懲罰性關稅,具體如何退、退多少、退到哪一階還需深入談判,這對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至關重要。

「其次是產能與補貼問題,尤其集中在新能源與高科技領域。」林承鐸繼續分析,美方高度關注中國在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等行業的產能過剩與政府補貼,都是中國以內穩外政策的出口突破口,「預料談判難度不小,但美方會持續施壓。」

他繼續指出,第三是雙方可能需要解決「非關稅障礙與技術標準對接問題」,包括中國是否取消某些美企准入限制、美國是否放寬審查要求,例如對中國App、晶片設計工具、數據儲存等的限制,這些都會進入技術性工作組的討論。

以上問題急需被解決,當中美建立常態化的經貿磋商機制,林成鐸表示,「中美談判不會只打一場仗,而是要打系列戰、持久戰,未來的經貿互動會變得制度化、節奏化,不再像前幾年那樣高度波動、完全由政治氛圍主導。」

他也說,中美這份聯合聲明對於整體局勢來說是好事,有利於穩住預期、維持市場信心,尤其新的牽頭人制度與機制架構,「標誌著中美雙方已準備打一場不短、但更務實的經貿持久戰。」

05/1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1 2 746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