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高舉過頭睡覺「手臂超麻」 治療師:太久恐神經損傷

▲睡覺時手高舉過頭之示意圖。(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睡覺時手高舉過頭之示意圖。(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不少人都有以下經驗:睡覺時雙手往上擺舉過頭,但早上醒來時,整條手臂發麻到動彈不得,要等上好幾分鐘才能慢慢恢復;治療師指出,這並非單純的「睡姿不正」,而是手臂裡的重要神經通路被壓到,待變換姿勢、按摩後大多可緩解,不過若歷時太久,仍有可能造成神經損傷。

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王瓊敏指出,人體有從頸部一路延伸到整隻手臂、名為「臂神經叢」的神經,負責傳遞動作和感覺訊號;若手臂長時間維持在過高的姿勢,容易讓肩膀與腋下之間的空間變小、壓迫到臂神經叢,就像是被扯緊的電線,無法順利傳遞訊號,因此出現麻木、無力,甚至無法移動的情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瓊敏表示,這種短暫性的麻感,偶爾發生問題不大,但如果一週出現幾次,或每次都超過10分鐘,神經長期下來會像常被壓住的水管一樣,逐漸失去彈性與傳導能力,造成更深層的神經問題和後續影響:包括白天也常出現手麻,拿東西變得不穩、沒力,打字或滑手機會手痠、刺痛,或感覺手指動作「變遲鈍」,上述情形都表示神經可能已受慢性刺激或輕微受損,不處理會越來越嚴重。

王瓊敏指出,有些人睡著後真的控制不了姿勢,手會自然抬上去,因此建議可透過「神經滑動運動」來幫助神經放鬆、恢復活動力,減少在睡眠中被拉扯或卡住的風險,包括三個簡單的練習:1. 手臂側平舉、手掌朝上,手腕往後拉,頭往相反方向側彎,讓前臂到手掌的神經放鬆、改善手麻;2. 手臂往外伸直、手背朝外,手腕往下壓,頭往同側傾斜,幫助手背與手臂外側的神經減壓、減少刺麻感;3. 輕鬆聳肩、肩胛骨往中間夾,配合頭部左右側彎,活動肩頸周圍的空間,讓神經更有「活動空間」。

王瓊敏提醒,這些動作只要「有一點緊緊的感覺、但不痛」,就是適合的強度,每天花幾分鐘、早晚各做一次,即有助於預防與緩解神經壓迫的問題。

07/02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69 2 605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
OSZAR »